青语声坊第1期:外国语学院举办思政主题座谈会
2025-03-27      阅读次数: 10

深入了解青年思想动态搭建学院与学生沟通桥梁,倾听青年声音,3月2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一站式社区成功举办了「青语声坊·第一|应答时代:青年的‘学’‘思’‘行’答卷」主题活动。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晓曼、辅导员刘宇宁以及50余名各类学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由李艳茜主持。

在分组讨论环节,学生被分为五组,每组针对一个特定话题展开讨论,通过分享观点、交流思想,共同探寻青年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成长与责任担当。话题一:青年担当与文化复兴—新时代外语专业学生如何挺膺担当该小组围绕参与思政活动的经历与感悟,分享了四种红色思政课、融媒体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学生期待的思政课风格。话题二:两会教育新政如何影响我们的未来?“AI冲击下”文科生的自救指南。小组成员聚焦两会教育新政及AI给文科生带来的挑战,共同探讨应对策略,提出要外界自救的同时,需要内在发展,培养不容易被替代的能力。话题三:校园民主:你心中的理想新校区。同学们畅所欲言,为新校区建设建言献策,他们建议开发特色文创周边,在新校区能够开通智能系统,搭建多元化学术交流平台,设立开放透明的决策机制。话题四:校园生活与文化实践:从非遗传承到“Z时代”文化—校园文化如何破圈?该小组通过探讨传统文化与青年审美的融合路径,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建议和支持。话题五:实习、考研、就业—我们需要怎样的“一站式”支持该小组就实习、考研、就业三个方面提出问题和建议,希望搭建经验分享平台,完善相关知识服务体系。每个话题均紧密围绕学生生活、学习与社会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李晓曼作总结点评。她充分肯定同学们的讨论热情思考深度,展现了青年学生“清醒感”——既仰望星空思考文化使命,又脚踏实地破解现实命题。就五个讨论话题一一进行了点评和回应。她鼓励青年学子要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发展,在思践悟中践行使命担当。她认为,外语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明互鉴的桥梁新时代外语青年“挺膺担当”,就是要求青年学生在跨文化场景中主动讲述中国故事,以“文化传播”的姿态让世界听见青年声音用母语思维传递东方智慧在内卷的风潮下,同学们与其焦虑成绩通胀”,不如拓展外语+跨界技能她鼓励同学们要带着问题意识行动自觉,与其等待“被支持”,不如主动用外语搭建文化桥梁用创重塑未来发展

此次青语声坊座谈会高效务实、成果丰硕,是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实践。会前通过网络调研问卷,选取了青年学生关切的五个话题,旨在搭建学院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以问题为导向,以行动为抓手,聚焦新时代青年成长需求,构建师生共话平台,既展现了外院学子的思想活力,也为学院发展汇聚智慧。未来,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推出青语声坊系列育人活动,通过讲座、座谈、沙龙、分享会,搭建更具实效性的交流平台,携手构建学生—学院发展共同体,在三全育人体系中畅通沟通渠道,把同学们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工作清单,助力每位学子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童奕涵;/颜炼;审核/刘宇宁)


打印